標籤: foto
-
2015.11.21 毅行者第二天,人家最快的已經跑完一趟幾乎夠時間跑多趟,我才行針草帽,幸好天氣很涼爽,我還穿著外套。 #秋風即使帶涼亦漂亮
金山郊野公園 [igp_map lat=”22.369113392″ lon=R…
-
2015.11.09 晴 跟很多人一樣,基本上不買報紙好久了,只看網上版,有時乾脆不看,為了環保,也為了簡單生活。說「基本上」,因為還是有例外,星期天會買明報,一般會是跟父母飲茶時看。逢星期日,明報會付副刊sing kei yat seng wood和Sunday Workshop,是極少數我還會拿著看的紙質讀物。雖然支持,但幾乎每週都是看不完又不想扔,弄得家裡的樟木櫳全是過往的星期日生活。樂見今期改版變成小份,拿在手上、放在包裡或者存起來都比較適合。 聊星期日生活的訪問時,聊到不少傳統內容製作人面對互聯網和免費商業模式的衝擊該如何自處,本來要說的是我,是遊戲產業,但我卻不止一次把話題拉到明報,拉到傳媒業去了。傳統遊戲人,不少還在守著一些宗旨和原則,比如假設了遊戲是種線性體驗,比較假設了遊戲有爆機,比如主張收費下載。這種態度總讓我想起星期日生活,編輯堅信做內容應該是這樣的,比如文章自然是大塊頭,報導必須深入,不隨波逐流,不譁衆取寵,不利於面書傳播,更不用說Instagram。大概兩年前吧,有次我跟老編說,妳地份報紙悶死人了,網站更差得不能直視,還要用非常過時的訂閱模式,訂閱過程還麻煩到死。其實我說得再苛刻,都只是責之切。對於守著價值的傳媒人和遊戲人,我總是由衷敬佩,錢包支持。 但我認為,舊日所相信價值不必接受時代的糟蹋,這是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找到出路,避免孤芳自賞。訪問當天我解釋了一大輪,怎樣嘗試在表達訊息和商業考慮之間找出路之後, 記者妹說很不安,因為這正是社會容不下創作和理想的表像。但我不是這樣理解。科技在變,消費者心態在變,我不管是誰造成、誰的責任,讓做創作、做內容的人需要面對免費模式,面對大部份不再付費買內容的消費群,我只知道我們要在創作和商業之間找條出路。是可以一直走下去的出路,不是在夾縫中的一個定位。 我們常說諸如理想和現實間的甚麼甚麼,其實已把兩者對立起來,或者至少接受了兩者的對立關係,就像政府把保育和發展對立起來,設了框架,逼人選擇本應共存的兩者。事實上我們真正需要做到,或至少需要看的角度是,走在一條通向理想的現實路上。
University Station (MTR) [igp_map lat=”22.4133527…
-
認識幾十年的好友早上微我說,有時看我的訪問,會有種原來不夠了解我的感覺,說不好意思。我說如果有人要說不好意思都該是我啦,只怪我更習慣和善於以文字表達,平日說得太少。 不少網上認識的人跟我見面後,都會覺得落差很大(額),其實我從無刻意在網上角色扮演,也沒有在日常生活收起說話,只不過是幾十年人都學不會在人太匆匆的生活中,快速但深入解釋一些想法和概念,而我會堅持,說不清楚寧願不說。久而久之,我習慣了用寫的,況且,寫出來看不看,瞄一眼還是仔細讀,是受眾的決定,對自己時間如何花的判斷,那我不用勉強任何人去聽我說話。 一般人會說,文字溝通容易引起誤會,電話比較好,電話也容易誤會,見面談最好。我同意..一半,對於某些場景,而且見面時有充足時間,是的。但現代城市生活,很多時見面的溝通,比網上的交流,更加表面。
http://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
-
2015.11.08 立冬 前些天,在廣州一輛幾近坐滿,走廊還放滿行李的大巴上,抱著嬰兒的大媽上車,看著大後方一個大塊頭黑人旁的空位,面有難色,我讓出座位,爬到後方去坐。才坐下,旁邊的大衛跟我聊天,用的普通話,說得很好。是剛果人,來中山大學讀醫,本是五年,另加一年中文共六年。我好奇大衛來中國的動機,他卻看得很理所當然,說這裡很好,很進步,也許畢業後會留下來,概念跟一些留學外地的港人很像。很喜歡廣州,說生活很方便,人很友善,比如我 (我說,err..) 大衛說我會說英文 (其實只是坐進去時說了句食蕉me)、普通話、廣東話很厲害,但其實他會普通話、英文、法文、剛果語,還剛開始學廣東話,第一句會說的是「你好打意」(居然唔是粗口) 。我給看他光輝歲月,他說推出後看看,問微信會不會有。我說香港文化現在在中國相對小眾,應該不會有,但也加了他微信,推出後發給他。大衛說,像他這樣的留學生,在中山大學醫學院有二百多個,來自哪裡都有。
城門水塘主壩 [igp_map lat=”22.379245312″ lon=R…
-
2015.11.03 秋 柴九話,人生有幾個十年?我也想問,屋邨有幾個十年?我不確定瀝源能慶祝五十年。 #瀝源長命百歲
瀝源邨 [igp_map lat=”22.384964417″ lon=”…
-
2015.10.24 晴 熱身毅行者,走了麥理浩徑第二段十幾公里,香港最漂亮的風景線之一。沿途遊人頗多,以印象估算,聽到的對話55%普通話/國語,25%廣東話/香港話,20%英法德意日印等外語。如果不算開口,「香港人」佔比更低,大浪西灣享受陽光與海灘的「外國人」佔到一半以上。港人常說守護香港,我非常同意,但對我來說,守護的不是資源,不是血統,更不是「香港人」這個名份,而是價值,是文化,是環境。最好的方法,莫過如從自身做起,奉行守護的價值,帶頭愛護自己的環境,欣賞自己的山水。同意政府、李寧和施永青所說,港人不要太「激進」,不要極端,所以政府要明白規模效應有盡頭,接待旅客要在臨界點前適可而止,起樓和基建不能以環境和自然為代價。
浪茄灣 [igp_map lat=”22.373950289″ lon=”…
-
2015.10.21 晴 上週朋友說參加了毅行者,但差一個人讓我補,我說啊,是但吧,反正到時光輝歲月已經推出了…理論上。還沒來得及認識其他組員,有一位組員因傷退出了,於是我一下子就從傳銷下線躍升為上線:有沒有朋友有興趣,11月20一起行行山? #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
Hong Kong [igp_map lat=”22.28092″ lon=̶…
-
2015.10.21 晴 在火車站等人沒事在美心吃個早餐,發現已經記不起上次在這些連鎖店吃東西是甚麼時候。說不上憎恨它們,就是好怕。怕甚麼我也沒法具體解釋,比如吧,很怕托盤,尤其上面再像俄羅斯方塊辦般把食具密鋪平面,讓我渾身不自在。把食物放到檯面,想請阿姐幫忙拿走托盤,但阿姐不鳥我,嫌我添亂。唯有極速吃完,拿著凍擰茶到後門煙民集散地站著喝。寧願煙霧瀰漫曬太陽,都受不了困在裡面吹冷氣。
University Station (MTR) [igp_map lat=”22.4133527…
-
2015.10.15 秋 上週收到好些祝福,在此再一次謝過。本身不是很在意生日,但這兩年還是有些感覺,上下半場的感覺。大概是因為概念裡面,意頭不正確地假定了人生80年, 既然過了一半,該是時候小結,也是時候計劃。既然過掉一半,就是處於生和死之間,想像過去日子過了幾秒,同樣的秒數過去後也許就死了,於是自以為了解人生這回事,畢竟就算不是一知也算半解吧。說到一半,今年我是同齡的父母年紀的一半。換言之,他/她們在我這個年齡生下我。祝比我大一倍的兩老加時過得好。 p.s. 攝於台北搶眼工作室
-
2015.09.29 初秋 兩位90後畫師前天徹夜完成光輝歲月西遊記外傳,很出色,今天我~請吃大排檔。為的是畫師他日大紅大紫時,我可以說當日要不是我請吃鮑魚,你們早就乜乜乜了。
西门口 [igp_map lat=”23.128168322″ lon=”…